网站首页 > 锁界新闻 > 行业动态 > 查看详情

以血肉之躯砸开兰州“锁钥”

 

 

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,气势磅礴的战旗方队中有一面“勇猛顽强”战旗。“勇猛顽强”4个字给人以豪迈雄壮之感,其背后凝结的是革命战士与敌人在阵地上反复肉搏的壮烈记忆。

1949年,兰州战役,解放战争中最惨烈的攻坚战之一。

在我军解放大西北的浩荡征程中,敌人扼守兰州,关上了通往西北的大门。进门先“开锁”,城外的沈家岭被称为兰州“锁钥”,敌人在此精心布防,企图阻挡我军解放征程。第一野战军第四军战前研究部署决定:第11师担负攻占沈家岭任务。8月24日,由于师第一梯队数次冲击均未成功,伤亡较大。师决心由第31团(现为新疆军区某红军团)接替师第一梯队担任主攻团。敌人就在对面,一场决战不可避免。

沈家岭是一座葫芦形的大山岭,敌人在岭上修筑了钢筋水泥和土木混合结构的碉堡群,挖掘了三道战壕,以交通壕和环山公路互相连接。每道战壕前,都以人工削成一两丈高的峭壁。峭壁之下是一丈多宽的外壕,壕边架设鹿砦、铁丝网,埋设了地雷。整个沈家岭到处是深沟断崖,遍布明碉暗堡,敌人居高临下,构成了立体交叉火力网,易守难攻。

易守难攻也得攻!怎么攻?没有选择,只有猛攻!全团战士不顾敌人的炮火袭击,冒着雨把一道道战壕一直挖到敌前沿阵地附近。我炮兵利用夜色掩护,把10门山炮隐蔽地推进到距敌碉堡只有300米到500米处,瞄准敌人的主要火力点。最艰苦的是突击营的战士,他们蜷缩在战壕的猫耳洞内已经3个昼夜,饭送不上去,就啃洋芋,喝雨水,双脚泡在泥水里,浑身都湿透了。但大家情绪高涨,战斗欲极强,只等最后一声令下。

8月25日5时55分,已经3天3夜没有好好休息的王学礼团长果断下令:进攻!战士们英勇冲锋,夺取了敌人第一道战壕。眼见失去前沿阵地,敌调主力至沈家岭正面,企图猛烈反扑,收复阵地。我官兵与敌展开反复争夺冲杀。此时,激战沈家岭就是反复争夺战壕的过程,一米一米地猛打推进,一米一米地巩固防守阵地。

战斗从拂晓一直打到中午,在友邻配合下,第31团官兵先后攻占了沈家岭的核心碉堡,控制了敌人的主阵地。此时全团干部战士伤亡近90%,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敌人的疯狂反扑。

一个团面临这样的伤亡该怎么办?剩下的两百多人选择严防死守。他们占据有利地形,居高临下准确射击,打得敌人一次又一次溃退下去,丢下的尸体和重伤兵,几乎盖满了山梁。战斗中,包括王学礼在内的我方多名团、营级指挥员壮烈牺牲,沈家岭终于被拿下并顽强地守住了。

战后总结时, 第31团因在战斗中攻得勇猛、守得顽强,荣获第一野战军、西北军区授予的“勇猛顽强”和第二兵团授予的“真正顽强”奖旗各一面。其中,“勇猛顽强”这面两米多高的锦旗,现被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。团长王学礼同志的遗体被安葬在兰州革命烈士公墓内,墓前竖立了纪念碑。

时光流转中,“勇猛顽强、真正顽强”的团魂在这支部队一代代官兵中传承。他们始终把“勇猛顽强”的红色基因融入血脉,如同大漠胡杨、天山雪莲那样,以戈壁荒漠为伴,用忠诚和热血不断书写新的篇章。

上一动态:靠谱的开锁公司具体有哪些特征

下一动态:iccssi用指纹门锁创造日常“生活+”